在医学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其中,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肿瘤治疗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原理、应用、优点及潜在风险,以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简称氩氦刀,是一种先进的微创超低温冷冻消融肿瘤技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制出低温,英国医生James Arnott于1845年使用低至-24°C的冰盐水治疗溃疡性肿瘤,开创了近代冷冻治疗。然而,真正让冷冻消融技术走入临床是在氩氦冷冻系统的研制成功后。 氩氦刀采用针状冷冻器,利用氩气快速制冷,可使探针头处温度下降至-165℃,而氦气则用于提高温度,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冷冻消融技术的重大进步。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Therapy 氩氦刀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过程。1998年,氩氦刀技术通过美国FDA批准,并获得IEC及EMC认证,这标志着氩氦刀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自1999年以来,已有超过数十万名肿瘤患者接受了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治疗案例超过万余例。氩氦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限于肺癌、肝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还包括骨肿瘤、肉瘤等多种类型的肿瘤。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肿瘤治疗技术,它利用氩气和氦气的气体进行冷冻、消融,使肿瘤组织在短时间内迅速降温,达到摧毁肿瘤细胞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低温冷冻和热溶解的方式,对肿瘤细胞进行破坏。 具体来说,首先利用氩气在一定条件下急速释放,将肿瘤组织快速冷冻至极低温度(如零下120℃到零下180℃),形成冰球,造成肿瘤的凝固性坏死。接着,再释放氦气,使冷冻后的组织迅速升温至20℃到40℃,直接引起癌细胞脱水、破裂。这种冷热交替的过程可以在肿瘤局部产生冷冻消融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图.创客贴 此外,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还涉及到使用CT或B超等影像技术进行定位引导,确保穿刺针能够准确地插入肿瘤病灶中。这种方法属于非血管介入微创范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氩氦刀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一种肿瘤类型,它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包括肺癌、肝癌、肉瘤、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1、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肿瘤,也能治疗直径大于5厘米的肿瘤以及同一位置肿瘤数量较多的情况。 2、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 3、不同年龄或治疗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都可用于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4、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骨肿瘤、肉瘤、肝癌、肾癌、肺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等。 5、特别适用于不适合行传统手术的小肾癌患者,即肿瘤最大径不超过100px的TNM分期为T1a期的肾癌。 6、年老体弱患者,其他疗法所无法治疗或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例。 大多数资料中没有直接提及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具体禁忌症。然而,考虑到任何医疗程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通常禁忌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急性感染、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2、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高度恶性或快速生长的肿瘤,可能需要更谨慎考虑是否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治疗手段。 因此,具体是否适合接受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不仅可以治疗体积较小的肿瘤,还能治疗直径大于5厘米的肿瘤以及同一位置肿瘤数量较多的肿瘤。 它适用于各种早、中、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如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腹盆腔肿瘤、肾脏和肾上腺肿瘤、转移性胃肠肿瘤、头颈部和皮肤肿瘤等。 特别是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的、年老体弱的、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氩氦刀可以作为治疗优选。 氩氦刀治疗过程中,通过精准定位杀死肿瘤细胞,可以直接到达肿瘤病灶,降低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有效避免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氩氦刀对癌变细胞实行物理性粉碎损毁,无焦化、凝固反应。损毁的癌变细胞表面抗原可刺激人体免疫反应,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疗法” 它不会摧毁胶原蛋白,不会破坏组织的支撑结构和功能,因此可以使治疗接近重要的结构,如大血管、肾盂或近气管处。 急速冷冻可阻断神经通路、破坏痛觉传导,具有止痛、止血效应。美国FDA批准的美国氩氦刀最新适应证即是冷冻止痛,包括晚期病人癌痛治疗、术中和术后止痛。 氩氦刀可与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细胞生物及中医药治疗有机结合,即可治疗中配合,也可序贯治疗。 氩氦刀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兼具零下150度超低温冷冻、介入热疗、200度大温差逆转和免疫增强等多重效能的高新科技医疗系统。它优于单纯高热或冷冻治疗,杀灭癌细胞更彻底有效。 治疗后原位留置的死亡肿瘤组织可以调节肿瘤抗原,不仅能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系统,还能自我清除坏死细胞。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联合免疫治疗,经过冷冻消融治疗后,产生的死亡肿瘤细胞将会刺激机体形成的特异性抗体,利用抗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将残留的癌细胞全部消除,提高机体总体抗肿瘤能力。 首先进行CT扫描以确认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这一步骤对于医生制定冷冻针进入肿瘤的路线及在肿瘤内的定位至关重要,确保形成的冰球能覆盖到整个肿瘤。 在CT或超声引导下,将非常细的冷冻针准确地穿入癌瘤组织。这个过程中,首先启动氩气,使冷冻针尖端的温度迅速降低,达到-160℃左右,形成胞内冰晶。 通过对肿瘤分别注入氩气,制造零下140℃~170℃的超低温环境,相当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快速冷冻肿瘤组织。这一阶段可以迅速降低针尖温度至-120℃,最低可达-180℃。 通过对肿瘤分别注入氩气,制造零下140℃~170℃的超低温环境,相当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快速冷冻肿瘤组织。这一阶段可以迅速降低针尖温度至-120℃,最低可达-180℃。 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后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体温监测与管理 氩氦刀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会有明显变化。术中第2个冷冻过程及术后1小时内体温会明显降低,术后4小时开始出现升温趋势,6小时、8小时体温较术前升高。因此,加强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疾病康复。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发热、疼痛、气胸、胸腔积液、体温过低、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介入栓塞治疗出血、对症支持治疗缓解肝功能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症状等。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增强CT扫描确定进针路径减少损伤,以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并达到较高护理满意度。 实时温度监测 术中实时温度监测对毗邻重要组织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冰球超出肿瘤边缘0.5 cm时,邻近组织的监测温度中位数不同,这可能影响到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中实时温度监测是确保获得对肿瘤细胞最大限度杀灭,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段。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冷冻模式、调整冷冻探针的数量和位置等,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