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6350526 机构合作: 010-56350526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前列腺癌常发生骨转移,引发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虽能缓解疼痛,但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损伤,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


近年来,一种新型核素治疗药物——镭-223(氯化镭[223Ra]注射液)的出现,为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能精准打击骨转移病灶,缓解疼痛,还能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当前列腺癌“啃噬”骨骼,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列腺癌是一种“亲骨”的肿瘤,极易发生骨转移。癌细胞一旦扎根骨骼,会疯狂破坏正常的骨组织平衡:

1.剧烈疼痛:癌灶刺激神经、引发炎症反应,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

2.骨骼事件:如骨折、脊髓压迫,患者可能因此失去活动能力。

3.骨髓造血抑制:这是最致命的问题之一。我们的骨髓是体内的“造血工厂”,负责生产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当转移灶侵占骨髓空间,或后续化疗、放疗误伤骨髓,会导致:

贫血:头晕、乏力、心慌,严重拖垮体能。

白细胞减少:免疫力急剧下降,一场小感冒都可能致命。

血小板降低:出血风险增加,难以控制。

传统放疗和化疗在攻击癌细胞时,常“敌我不分”,对骨髓功能造成进一步打击,有时甚至迫使治疗中断。

什么是镭-223?为什么能精准攻击骨转移灶?

镭-223是一种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核素,其特性与钙元素相似,能够被骨骼活跃代谢区域(尤其是骨转移灶)高度摄取。α粒子射程极短(仅2-10个细胞直径),但能量高,可精准破坏肿瘤细胞DNA,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尤其是骨髓)影响极小。


简单来说: 镭-223就像一枚“精准制导导弹”,只会锁定骨骼中的癌变区域释放能量,避免“伤及无辜”。


与传统β核素(如锶-89、钐-153)相比,镭-223的射线射程更短,穿透力更弱,因此对骨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更小。这一特性使得镭-223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血液学毒性的发生。

image.png
图:创客贴
与传统治疗相比,镭-223的三大核心优势

1.显著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镭-223能够显著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约60%以上的患者在使用镭-223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种疼痛缓解效果不仅体现在症状的减轻上,还体现在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上,许多患者能够重新进行散步、简单的家务活动等。

2.延长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

镭-223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数据显示,使用镭-223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可延长3-5个月。同时,它还能延缓首次发生症状性骨事件(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的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3.安全性高,副作用可管理

镭-223的副作用相对较轻,且多数可管理。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轻度血液学毒性(如血小板减少)。这些副作用通常可通过对症治疗得到缓解。与传统化疗相比,镭-223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尤为突出,减少了因骨髓抑制导致的感染和出血风险。

哪些患者适合接受镭-223治疗?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确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

  • 伴有症状性骨转移(需影像学确认);

  • 无已知内脏器官转移(少量淋巴结转移除外);

  • 骨髓功能尚可(血红蛋白>10 g/dL,血小板计数>50×10^9/L)。



治疗流程与注意事项

1.治疗前准备

  • 全面评估病情(包括骨扫描、CT/MRI、血常规、肝功能等);

  • 停用可能影响骨髓功能的药物(如化疗药)。

2。治疗过程

  • 每月静脉注射1次镭-223,每次约需1分钟;

  • 疗程通常为6次,治疗后无需隔离(辐射仅限于体内)。

3.治疗后随访

  •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骨痛症状变化;

  • 联合内分泌治疗或靶向药物可进一步延长获益。

镭-223为代表的核素治疗开创了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新模式:从单纯姑息止痛转向兼顾生存质量和疾病控制的精准治疗。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及时与肿瘤核医学科医师沟通评估,或许就能找到破局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具体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