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疫苗时代要来了?”“黑色素瘤患者有救了?”最近,一则“mRNA个性化治疗黑色素瘤有效率90%”的消息在医疗圈和患者群体中炸开了锅。大家既兴奋又疑惑:这到底是医学突破的曙光,还是夸大其词的炒作?今天,咱们就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黑色素瘤虽然只占皮肤癌的约1%,却是最具侵袭性和危险性的类型,其特征是色素生成细胞的失控生长。全球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2022年全球诊断出超过33万例新病例。 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到2024年,美国将诊断出超过10万例新病例,并有8000多人可能死于这种疾病。黑色素瘤具有高复发、高转移及预后差的特点,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患者迫切期待新的治疗选择。 传统的黑色素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早期患者的首选,但如果是晚期,肿瘤可能已经转移,手术往往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癌细胞。 放疗和化疗虽然能杀死癌细胞,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靶向治疗则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而且肿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 mRNA癌症疫苗是一种治疗性疫苗,通过编码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对抗体内的癌细胞。它的工作原理令人惊叹:首先提取患者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抗原信息,将其编码成mRNA序列,制备成个性化疫苗。 当疫苗进入人体后,mRNA会指导人体细胞合成肿瘤抗原蛋白,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使其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这相当于为免疫系统装上了“导航仪”,能够精准命中癌细胞目标。 与传统疫苗不同,mRNA个性化疫苗是“量身定制”的。每个患者的肿瘤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因此,这种疫苗能够精准地针对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90%有效率”这个问题。这一数据其实来源于一些临床试验中的阶段性成果。以mRNA-4157(V940)为例,这是一款由Moderna与默沙东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mRNA技术的个性化癌症疫苗。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一项IIb期研究三年随访数据显示,mRNA-4157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完全切除后的高危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2.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4.8%,而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2.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5.6%,这意味着联合治疗组的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9%。 同时,联合治疗组远处转移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2%,2.5年的总生存期(OS)高达96.0%,而单独帕博利珠单抗组略低于联合治疗组。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mRNA个性化疫苗联合免疫治疗确实显著提高了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但“90%有效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临床试验中的“有效率”通常有严格的定义,比如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等,而且不同的研究采用的评估标准也可能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mRNA个性化疫苗的治疗效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个性化疫苗:根据每位患者的肿瘤基因组成精准制备。例如俄罗斯的Enteromix疫苗,每剂都借助复杂突变分析算法,依据患者个体肿瘤的基因组特征量身定制。 通用型疫苗:针对常见的癌症抗原预先设计。如BioNTech的BNT111疫苗编码四种常见的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包括NY-ESO-1、MAGE-A3、酪氨酸酶和TPTE。 这两种路线各有优劣:个性化疫苗针对性更强,但制备时间较长(通常需要6-8周);通用型疫苗可立即使用,但可能不如个性化疫苗精准。

当前的癌症疫苗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联合治疗策略。mRNA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的组合,显示出协同增效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是激活和扩增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T细胞,而检查点抑制剂则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刹车作用。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和维持抗肿瘤免疫反应。
临床数据支持了这种联合策略的优越性:mRNA-4157联合Keytruda作为辅助疗法,与单独使用Keytruda相比,可将患者的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2%。
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积极推进,首款mRNA癌症疫苗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这将正式宣告全球癌症治疗迈入“个性化mRNA疫苗时代”。
除了黑色素瘤,研究人员还在探索mRNA疫苗用于肺癌、肾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潜力。中国自主研发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产品也成功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得到国际认可。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医学科普知识,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疗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士。
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积极推进,首款mRNA癌症疫苗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这将正式宣告全球癌症治疗迈入“个性化mRNA疫苗时代”。
除了黑色素瘤,研究人员还在探索mRNA疫苗用于肺癌、肾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潜力。中国自主研发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产品也成功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得到国际认可。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医学科普知识,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疗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