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085-7138 机构合作: 176-0080-261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这一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威胁到中青年的健康。因此,了解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01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初期通常无明显不适,随着进病情展,开始感到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甚至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微结构损害,使骨脆性增加,在跌倒、摔落时,容易出现骨折,严重时可出现驼背等身体变形情况。

图片



02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特征


  1. 年龄相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随年龄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人群为32.0%。

  2. 性别相关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51.6%)明显高于男性(10.7%)。

  3. 骨折的概率:2016年我国55岁以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男性为99/10万,女性为177/10万;髋部骨折(入院)总人次数由2012年的16 587例增加到2016年的66 575例。

  4. 诊断率、治疗率:尽管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但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及诊断率仍然很低,分别仅为7.4%和6.4%;甚至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率也仅为30%。因此,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一高三低”)的严峻挑战。




03

骨质疏松的病因分析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形成骨质疏松;

  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除了老年人性激素减少以外,在衰老的过程中导致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骨量及骨质;

  3.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考虑与骨吸收增加,或者,青春期生长突然增加,又或者与小儿钙代谢异常相关。

  4.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


04

骨质疏松的诊断

  1. X线检查:X线检查可显示骨小梁稀疏,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并且骨量丢失达30%以上才在X线检查上有阳性发现,因此骨量丢失早期,难以检出。

  2. CT和MRI:CT和MRI可更为敏感地显示细微骨折,且MRI显示骨髓早期改变和骨髓水肿更具优势。

  3. 核医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PET-CT和PET-MRI)在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骼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

  4. 骨密度及骨测量:

    · DAX骨密度测量:临床上通常依靠双能线吸收检测法(DAX)来诊断。然而DXA测量的面积平均骨密度是骨皮质、骨松质骨与软组织平面投射经过特定软件计算而得,易受体型、退行性关节病等因素影响。

    · QCT:最新研究,定量CT(QCT)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其可以区分骨皮质与骨松质,测量感兴趣区的单一骨类的体积平均骨密度(vBMD),在反映目标骨真实骨量的方面优于DXA,但其高辐射量限制了重复测量的可能性。

  5.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肝和肾功能,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以及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等。

    ·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



05

骨质疏松的日常预防


  1. 补钙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获得理想骨量峰值,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饮食上,可通过增加牛奶、奶酪、豆腐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提高每日钙的摄入。

  2. 维生素D:其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强壮,同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除口服骨化三醇外,亦可通过增加晒太阳的时间的方式,促进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3. 磷、镁、钾:磷镁钾三种矿物质也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饮食上可多选用全谷类、坚果及绿叶蔬菜,增加矿矿物质的摄入。

  4. 蛋白质:蛋白质是重要原料之一,没有蛋白质,骨骼就无法修复和重建。饮食上,鸡肉、鱼肉、豆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5. 适当运动:

    · 有氧运动:走路、跑步、跳舞等有氧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 力量训练: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能让骨骼承受更大的压力;

    · 平衡运动:瑜伽、太极等平衡练习能提高我们身体的协调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补充必要的营养素等多方面的努力。同时,在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守护自己的骨骼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钙剂预防成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指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4,24(10):1117-1128.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71-169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1

[3]冯磊,王威,陈连香.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24,64(27):107-111.

[4]朱伯顷.从饮食到锻炼看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J].人人健康,2024,(28):57.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