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085-7138 机构合作: 176-0080-261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疾病的名词,其中先天性胆管扩张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医学术语。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胆道结构的先天性异常,通常表现为肝外或肝内胆管囊状、梭形或憩室状的扩张。这种疾病多发生于胆总管,因此也被称为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症状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黄疸和腹部包块。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共同出现,且患者可能会因长期胆汁淤积而出现胆石形成和胆道感染。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多以黄疸为首发症状,而成人患者则常表现为右上腹痛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

图片
01
胰胆管合流异常

这是指胚胎时期胰胆管汇合异常,导致胰液反流进入胆管,造成胆管炎症和黏膜破坏,在管内压力增高时形成囊状扩张。

02
胆管壁发育异常

:胆管壁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使得其不能正常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03
胆道压力升高

如胆管下端狭窄或隔膜等病理改变,导致胆道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胆管扩张。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

图片

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胆管的扩张情况及其具体位置和范围。

1
B超检查

在肝脏下方显示界限清楚的低回声区,并可查明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和范围及是否合并胆管内结石。

2
CT检查

可以明确胆总管扩张的程度、位置,胆总管远端狭窄的程度以及有无肝内胆管扩张,扩张的形态及部位等,有助于术式的选择。

3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旋转,全程显示肝内外胆管全貌,能对胆总管囊肿的解剖关系做详细分析,可以进行囊肿分型,具有无创性、三维成像且无相关并发症,有可能成为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金标准。

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可直接显示胆胰管系统,明确分型,尤其是ERCP在诊断胆胰合流异常方面有价值。但为侵袭性检查方法,有并发出血、胆管炎、胰腺炎的危险,所以临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

图片



由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癌变或囊肿破裂等,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


0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通过回顾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26例患者的数据,发现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02
胆肠Roux-en-Y吻合术

这是目前常用的外科手术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CBD患者。该方法包括切除病变胆管并进行重建,以减少胆汁淤积和继发感染的风险。

03
肝部分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如胆管广泛扩张或合并其他严重肝脏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移植术。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胆管阻塞和功能障碍的问题。

04
内镜技术的应用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也在CBD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例如,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ERCP)可用于诊断和治疗部分轻度或中度CBD患者,但其适应症和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05
内镜技术的应用

虽然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治愈CBD,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例如,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有助于减少胆管炎的发作频率,从而缓解症状。



预防与护理

虽然先天性胆管扩张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的胆道疾病,以降低发病风险。对于已确诊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如有腹痛、黄疸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先天性胆管扩张虽然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但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如有疑虑或发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Han, Jang Hun., So, Hoonsub., Bang, Sung Jo.,  & Nah, Yang Won.. (2024). Surgical Removal of a Huge Common Bile Duct Stone. The Kor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Taehan Sohwagi Hakhoe chi.

[2] Li, Yuan-Yuan., Miao, Yin-Shui., Wang, Cai-Feng., Yan, Jing.,  & Zhou, Xiao-Jiang.. (2024). Optimal dilation duration of 10 mm diameter balloons after 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cientific reports.

[3] Haider, Marjan., Shah, Neil.,  & Yazdani, Ali.. (2022). Kratom-induced common bile duct dilation. Proceedings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4] Marichez, Arthur., Marichez, Arthur., Fern&ez, Benjamin., Belaroussi, Yaniss.,  & Mauriac, Paul.. (2023). Waiting for bile duct dilation before repair of bile duct injury: a worthwhile strategy?.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