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085-7138 机构合作: 176-0080-2612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结肠和直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储存、排泄粪便。结直肠癌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结肠癌主要发生在从十二指肠到乙状结肠的区域,而直肠癌则发生在从乙状结肠到肛门的区域。


一、结直肠癌的类型

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结直肠癌可分为:

  • 结肠癌: 发生在结肠的恶性肿瘤,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 直肠癌: 发生在直肠的恶性肿瘤,距离肛门较近。


二、结直肠癌的病因

结直肠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年龄: 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升高。

  • 家族史: 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增加。

  •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会增加患癌风险。

  • 生活方式: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肠道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疾病患者,患癌风险增加。

三、临床表现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有无继发改变等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1. 贫血:由于食欲减低、肠道功能紊乱及便血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
  2. 腹痛:腹痛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症状,多为隐痛,可能因肿瘤压迫或侵犯神经而引起。
  3.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在腹部可触及肿块,这通常是肿瘤增大的表现。
  4. 排便异常:直肠癌患者可能出现便血、黏液血便、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结肠癌患者也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5. 其他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以及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四、结直肠癌的诊断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治愈率的关键。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 粪便隐血试验: 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

  • 直肠指检: 医生通过手指检查直肠,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肿块。

  • 结肠镜检查: 通过结肠镜观察结肠和直肠内部情况,并可进行活检。

  •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发生转移。

五、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及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

  1. 手术:手术是根治结直肠癌的最佳方式。早期肠癌建议行手术根治治疗;对于中晚期肠癌,手术可能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2. 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对于晚期肠癌,化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3.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的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晚期肠癌的姑息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肿瘤细胞。
  5.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主要针对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达到治疗目的。
  6.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点赞(1)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